【国学经典文化常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流】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五德】温、良、恭、俭、让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金】金、银、铜、铁、锡
【五旗】红、黄、蓝、白、黑
【五官】眉、眼、耳、鼻、口
【五韵】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香】茴香、花椒、八角、桂皮、下香
【五胡】匈奴、鲜卑、羯、氏、羌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方】东、西、南、北、中
【五书】篆、隶、楷、行、草
【五术】山、医、命、相、卜
【五欲】财、色、名、食、睡
【五道】天、人、兽、鬼、狱
【五供】香、花、灯、水、果
【五蕴】色、受、想、行、识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麦子、玉米、稻谷、大豆、薯类
【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五更】黄昏一更、人定二更、夜半三更、鸡鸣四更、平旦五更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艺】礼、乐、书、数、射、御
【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六甲】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六尘】声、色、香、味、触、法
【六合】天、地、东、西、南、北
【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
【四夷】南蛮、东夷、西戎、北狄
【三品】神品、妙品、能品
【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三牲】猪、牛、羊
【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